
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身心疾病,涉及長時間的情緒低落,或是對活動失去興趣與愉悅感。
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。曾經歷虐待、嚴重喪失或其他壓力事件的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。此外,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高於男性。
據估計,全球約有3.8%的人口罹患憂鬱症,其中成年人約佔5%(男性4%,女性6%),而60歲以上的成年人罹患率為5.7%。全球約有2.8億人受憂鬱症影響。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約為男性的1.5倍。全球超過10%的孕婦及產後婦女經歷憂鬱症。每年有超過70萬人因自殺而喪生,自殺是15至29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。
憂鬱症不同於一般的情緒波動或對日常生活的感受變化。它可能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,包括與家人、朋友及社會的關係,並可能導致或加劇學業及工作上的問題。
憂鬱症有有效的治療方法,如果您出現憂鬱症狀,應尋求專業協助。
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。曾經歷虐待、嚴重喪失或其他壓力事件的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。此外,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高於男性。
據估計,全球約有3.8%的人口罹患憂鬱症,其中成年人約佔5%(男性4%,女性6%),而60歲以上的成年人罹患率為5.7%。全球約有2.8億人受憂鬱症影響。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約為男性的1.5倍。全球超過10%的孕婦及產後婦女經歷憂鬱症。每年有超過70萬人因自殺而喪生,自殺是15至29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。
憂鬱症不同於一般的情緒波動或對日常生活的感受變化。它可能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,包括與家人、朋友及社會的關係,並可能導致或加劇學業及工作上的問題。
憂鬱症有有效的治療方法,如果您出現憂鬱症狀,應尋求專業協助。
憂鬱症了解成因
憂鬱症的成因涉及社會、心理及生理因素的複雜交互作用。經歷過不利生活事件(如失業、喪親、創傷事件)的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。而憂鬱症反過來又會導致更多壓力和功能障礙,進一步惡化患者的生活狀況,並加重其憂鬱症狀。
憂鬱症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並相互影響。許多影響憂鬱症的因素(如缺乏運動或過量飲酒)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糖尿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已知風險因子。相對地,罹患這些疾病的人在面對疾病管理的挑戰時,可能也更容易出現憂鬱症狀。
憂鬱症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並相互影響。許多影響憂鬱症的因素(如缺乏運動或過量飲酒)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糖尿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已知風險因子。相對地,罹患這些疾病的人在面對疾病管理的挑戰時,可能也更容易出現憂鬱症狀。
憂鬱症覺察症狀
在憂鬱發作期間,個體會經歷情緒低落(感到悲傷、易怒或空虛),並可能對活動失去樂趣或興趣。憂鬱發作不同於一般的情緒波動,其症狀幾乎每天、且持續大部分時間,至少持續兩週以上。此外,患者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,包括:
- 專注力不佳
- 過度的罪惡感或自我價值感低落
- 對未來感到絕望
- 出現死亡或自殺的念頭
- 睡眠障礙
- 食慾或體重變化
- 感到極度疲憊或缺乏精力
憂鬱症治療選項
研究顯示,預防計畫有助於降低憂鬱症的發生。有效的社區預防策略包括學校計畫,以培養兒童及青少年的正向因應模式;針對有行為問題兒童的父母進行介入措施,可減少父母的憂鬱症狀,並改善兒童的發展結果。此外,針對老年人的運動計畫也可有效預防憂鬱症。
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學習新的思維方式、應對策略或社交技巧。這些治療可能包括與專業人士或受過訓練的輔導員進行談話治療,形式可以是面對面或線上進行。此外,患者還可以透過自助手冊、網站或應用程式獲取心理治療資源。
抗憂鬱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(SSRIs),例如氟西汀(Fluoxetine)。醫療人員在開立抗憂鬱藥物時,會考量可能的副作用、治療可行性(如專業知識和治療資源的可用性)及個體偏好。
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學習新的思維方式、應對策略或社交技巧。這些治療可能包括與專業人士或受過訓練的輔導員進行談話治療,形式可以是面對面或線上進行。此外,患者還可以透過自助手冊、網站或應用程式獲取心理治療資源。
抗憂鬱藥物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(SSRIs),例如氟西汀(Fluoxetine)。醫療人員在開立抗憂鬱藥物時,會考量可能的副作用、治療可行性(如專業知識和治療資源的可用性)及個體偏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