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,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)是最常見的心理疾患之一。約有 5–8% 的兒童受到影響,且主要發生在男童身上,並且常持續至成年。
ADHD 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及日常生活功能,並具有三大核心特徵:
ADHD 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及日常生活功能,並具有三大核心特徵:
- 注意力不集中(Inattention) – 難以維持專注力。
- 過動(Hyperactivity) – 過度活動,不符合情境的多動,或頻繁地扭動、敲擊、說話。
- 衝動行為(Impulsivity) – 在未經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倉促行動,可能帶來高度風險或危害。
ADHD了解成因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的確切成因尚不明確,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- 遺傳因素 – ADHD 可能具有家族遺傳性。
- 兒童時期的重大創傷經歷。
- 早產。
- 腦部受傷。
- 暴露於環境毒素,如幼年時接觸高含鉛量物質。
- 母親在孕期吸菸、飲酒、承受極端壓力或接觸鉛。
父母需記住:孩子的 ADHD 不是因為您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,請不要自責。
ADHD覺察症狀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的症狀在不同兒童之間可能有所不同,嚴重程度也有所差異。ADHD 可表現為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、以過動和衝動行為為主,或兩者兼具。
有些兒童即使沒有 ADHD,也可能偶爾出現類似症狀。但對於患有 ADHD 的兒童而言,這些症狀頻繁發生、程度較重,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:
有些兒童即使沒有 ADHD,也可能偶爾出現類似症狀。但對於患有 ADHD 的兒童而言,這些症狀頻繁發生、程度較重,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:
- 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 可能經常健忘、容易分心、難以專注於一項任務並完成它、似乎沒有在聽講、缺乏組織能力、做事拖延,並且經常弄丟個人物品。
- 過動的兒童 可能經常坐立不安、焦躁不已、精力過剩或「停不下來」、說話聲音大、話多不停、難以在課堂或工作環境中保持安靜、在不適當的場所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,無法安靜地進行遊戲或休閒活動。
- 有衝動行為症狀的兒童可能經常在未經思考的情況下做出行為,難以在遊戲或排隊時耐心等待,會打斷他人的對話,未等問題問完就脫口而出答案,顯得過於闖入他人空間,並且會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他人的物品。
ADHD治療選項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無法完全治癒,但治療可以幫助控制症狀,並改善兒童在日常生活、家庭和學校中的功能。
治療計劃需要由專科醫師制定,並且執行治療計劃時,醫生、父母和學校老師之間需要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。
ADHD 的標準治療計劃包括:
治療計劃需要由專科醫師制定,並且執行治療計劃時,醫生、父母和學校老師之間需要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。
ADHD 的標準治療計劃包括:
- 藥物治療:並非所有患有 ADHD 的兒童都需要藥物治療,但對於許多兒童來說,藥物是必須的。藥物可以減少過動和衝動行為,改善兒童的專注力、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,並改善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。治療 ADHD 最常使用的藥物是興奮劑,如甲基苯達明(Ritalin)。如果興奮劑有嚴重的副作用或無效,或需要增強興奮劑的效果,則可能會使用其他藥物,如抗憂鬱藥。
- 心理治療:這可以幫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。父母和老師通過制定明確的規則、任務清單以及其他有結構的日常安排,幫助兒童控制自己的行為。
- 教育與訓練:患有 ADHD 的兒童需要學習社交技能,例如如何輪流、分享玩具、尋求幫助或應對取笑。父母也需要了解 ADHD,了解它如何影響家庭,以及如何有效處理因兒童破壞性行為而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。